氣候和水文地質特征,適于生態(tài)修復選用。此外,無論春季還是秋季,浮水植物(圓幣草和聚草)均優(yōu)于挺水植物(黃花鳶尾、花葉蘆竹、蘆葦、水培冬青、千屈菜)的脫氮除磷效果;聚草和圓幣草在春季脫氮除磷效果明顯優(yōu)于秋季;凈化浮島(圓幣草、聚草)、人工濕地(蘆葦、黃花鳶尾、千屈菜)和浮島式濕地(花葉蘆竹和水培冬青)三種修復技術中,凈化浮島技術的脫氮除磷效果相對較好?;谝陨辖Y論,建議在河道駁岸采用間歇方式布置凈化浮島,植物主要以圓幣草和聚草為主,同時可輔以其他水生植物來強化凈化效果和景觀效應,如:黃花鳶尾、蘆葦、千屈菜等。
關于氮、磷引起的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的生態(tài)修復研究有很多,主要有植物凈化技術、人工濕地技術、凈化浮島技術等。
但生態(tài)修復法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,比如不同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和水體凈化效果差異較大,而且對于同一種植物來說,在不同的地區(qū)去除效果也明顯不同,因此要根據當?shù)氐乃牡刭|氣候等特征選取植物。本研究選取江蘇省蘇州市某鄉(xiāng)鎮(zhèn)河道作為研究對象,基于蘇州地區(qū)的氣候條件和該河道水體污染現(xiàn)狀的充分認識,通過實驗室模擬實驗,篩選優(yōu)勢植物及氮磷去除效果較好的修復技術,并且對篩選出的優(yōu)勢植物進行春秋兩季不同季節(jié)的氮磷去除效果比較,以期為生修復工程的選擇提供參考。
實驗方法
水生植物的選擇
根據植物生長能力、對氮、磷的吸附能力、耐污性,并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,選取人工濕地(蘆葦、黃花鳶尾、千屈菜)、浮島式濕地(花葉蘆竹、水培冬青),凈化浮島(圓幣草、聚草),共計7種修復植物,進行實驗室模擬試驗。水生植物的選擇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:
(1)適應性原則,所選擇的水生植物對蘇州地區(qū)的氣候條件,水文地質特征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。
(2)較強凈化能力原則,優(yōu)先考慮對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吸附能力的。
(3)耐污能力、抗蟲能力強。
(4)可操作性原則,所選物種繁殖能力強,栽培容易,管理收獲方便,具有美化景觀的功能。
植物篩選、降解效果評價
本實驗從該河道中取回水生植物和水樣,在高為29cm,底徑為23cm,頂面直徑為30.5cm的紅色半透明水桶放入同樣體積的水樣,并將取回的水生植物移入桶中,并用打有孔洞的白色塑料泡沫板固定。實驗設在帶有塑料棚頂?shù)拇笈锵?,相當于露天條件下的光照和溫度,但不會被雨淋。實驗進行30d,前兩天為適應期,第3d(零點)、第5d(初期)、第15d(中期)、第30(后期)d采集水體。
凈化浮島、浮島濕地、人工濕地技術凈化效果評價
從該河道取水樣及三種修復技術的代表性植物:人工濕地(蘆葦、黃花鳶尾、千屈菜)、浮島式濕地(花葉蘆竹和水培冬青)、凈化浮島(圓幣草、聚草)。分別置于長100cm,寬70cm,高80cm的水箱內進行培養(yǎng),用打有孔洞的白色塑料泡沫板固定。自然光照溫度下模擬靜態(tài)實驗(避免雨水)。實驗進行30d,前十天每隔3d采樣,以后每隔5d采集水體樣品。
根據“不同植物的篩選,凈化浮島、浮島濕地、人工濕地技術凈化效果比較的”的結果,選取優(yōu)勢植物,比較其春季生長旺盛期和秋季穩(wěn)定期對氮磷的去除效果。